一些信息 part3

Linux的递归复制是什么意思?

回答来自gpt-4o

q1:

Linux的递归复制是什么意思?

a1:

在Linux操作系统中,递归复制指的是复制目录及其所有内容,包括子目录及其中的文件。这样可以完整地复制整个目录树结构。实现递归复制的常用工具是cp命令,使用-r--recursive选项。

例如,假设你有一个目录source_dir,其中包含多个文件和子目录。你想要将这个目录及其所有内容复制到destination_dir,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cp -r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这条命令会:

  1. 创建一个新的目录destination_dir/source_dir,如果destination_dir已经存在。
  2. source_dir中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完整地复制到destination_dir/source_dir中。

如果你希望将source_dir的内容直接复制到destination_dir而不是创建一个新的子目录,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cp -r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这种方式会将source_dir中的所有内容(包括隐藏文件)复制到destination_dir中。

总结一下,递归复制在Linux中是通过cp命令的-r选项来实现的,用于完整地复制目录及其所有子目录和文件。

q2:

如果source_dir本来就存在呢

a2:

如果目标目录 (destination_dir) 中已经存在一个与源目录 (source_dir) 同名的目录,那么执行递归复制时会将源目录的内容复制到目标目录中的同名目录下。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情况和相应的命令:

情况1:目标目录中不存在同名目录

假设你有以下目录结构:

source_dir/
  ├── file1.txt
  ├── file2.txt
  └── subdir/
      └── file3.txt

执行以下命令:

cp -r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如果 destination_dir 目录中不存在 source_dir,则会创建一个 destination_dir/source_dir 目录,并将 source_dir 的内容复制到其中。

情况2:目标目录中已经存在同名目录

假设你有以下目录结构:

destination_dir/
  └── source_dir/

执行以下命令:

cp -r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在这种情况下,source_dir 的内容会被复制到 destination_dir/source_dir 中,而不会覆盖 destination_dir/source_dir 本身。

情况3:将源目录的内容直接复制到目标目录

如果你希望将 source_dir 的内容直接复制到 destination_dir,而不是在 destination_dir 中创建一个新的 source_dir 目录,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cp -r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或者,如果你希望包括隐藏文件(以.开头的文件)一起复制,可以使用:

cp -r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这样,source_dir 中的所有内容(包括隐藏文件)将直接复制到 destination_dir 中。

注意事项

  1. 覆盖文件:如果 destination_dir 中已经存在与 source_dir 中同名的文件或目录,它们将被覆盖。你可以使用 -i 选项来在覆盖文件之前提示确认:

    cp -ri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2. 保留文件属性:如果你希望保留文件的属性(如权限、时间戳等),可以使用 -a 选项(归档模式),它相当于 -r-p-d 等选项的组合:

    cp -a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通过这些选项和命令,你可以灵活地在Linux系统中进行递归复制操作。

q3:

cp命令默认会覆盖同名文件吗

a3:

是的,cp 命令在默认情况下会覆盖目标目录中同名的文件而不会提示用户。这意味着如果目标目录中已经存在与源文件同名的文件,它们将被新的文件替换。

防止覆盖同名文件的方法

如果你希望在覆盖文件之前得到提示,可以使用 -i(interactive)选项。这样,cp 命令会在覆盖文件之前询问你是否确认:

cp -i source_file destination_file

或者对于递归复制:

cp -ri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其他有用的选项

  1. 保留文件属性:使用 -p 选项可以保留源文件的属性(如时间戳、权限等)。

    cp -p source_file destination_file
  2. 归档模式:使用 -a 选项可以递归复制目录并保留文件属性,相当于 -r-p-d 等选项的组合。

    cp -a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3. 强制覆盖:虽然默认情况下 cp 会覆盖同名文件,但你可以显式地使用 -f(force)选项来确保覆盖操作。

    cp -f source_file destination_file
  4. 不覆盖已有文件:使用 -n(no-clobber)选项可以防止覆盖已有文件。

    cp -n source_file destination_file

示例

假设你有以下文件结构:

source_dir/
  ├── file1.txt
  └── file2.txt

destination_dir/
  ├── file1.txt
  └── file3.txt

执行以下命令:

cp -r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在默认情况下,destination_dir/file1.txt 会被 source_dir/file1.txt 覆盖,而 destination_dir/file3.txt 保持不变。

如果你希望在覆盖之前得到提示,可以使用:

cp -ri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如果你希望防止任何文件被覆盖,可以使用:

cp -rn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了解这些选项可以帮助你在使用 cp 命令时更好地控制文件复制行为。

q4:

什么叫做递归删除?

a4:

在Linux操作系统中,递归删除指的是删除一个目录及其所有内容,包括目录中的子目录及其中的文件。实现递归删除的常用工具是 rm 命令,使用 -r--recursive 选项。

使用 rm 命令进行递归删除

假设你有一个目录 target_dir,其中包含多个文件和子目录。你想要删除这个目录及其所有内容,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rm -r target_dir

这条命令会:

  1. 递归地删除 target_dir 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
  2. 最后删除 target_dir 目录本身。

添加确认提示

如果你希望在删除每个文件和目录之前得到确认提示,可以使用 -i(interactive)选项:

rm -ri target_dir

这样,每次删除一个文件或目录之前,系统都会提示你确认。

强制删除

如果你希望强制删除文件和目录而不提示确认(即使文件是只读的),可以使用 -f(force)选项:

rm -rf target_dir

这条命令会:

  1. 强制删除所有文件和目录,即使它们是只读的。
  2. 不提示确认。

示例

假设你有以下目录结构:

target_dir/
  ├── file1.txt
  ├── file2.txt
  └── subdir/
      └── file3.txt

执行以下命令:

rm -r target_dir

这将删除 target_dir 及其所有内容,包括 file1.txtfile2.txtsubdir 目录中的 file3.txt

如果你希望在删除每个文件和目录之前得到确认提示,可以使用:

rm -ri target_dir

如果你希望强制删除所有内容而不提示确认,可以使用:

rm -rf target_dir

注意事项

  1. 危险性:递归删除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操作,因为它会永久删除目录及其所有内容,无法恢复。因此,在执行递归删除之前,务必确保你确实要删除这些文件和目录。
  2. 备份:如果有重要数据,建议在执行递归删除之前进行备份。
  3. 权限:确保你有足够的权限删除目标目录及其内容,否则可能会遇到权限错误。

通过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选项,你可以更安全和有效地进行递归删除操作。

q5:

有个问题,就是删除目录必须用这个参数吗,不能直接rm target_dir吗?

a5:

在Linux中,删除目录确实需要使用递归选项(-r--recursive),而不能直接使用 rm target_dir。这是因为 rm 命令默认情况下只能删除文件,而不能删除目录。试图直接删除目录而不使用递归选项会导致错误。

示例

假设你有一个名为 target_dir 的目录,尝试直接使用 rm 命令删除它:

rm target_dir

你会得到一个错误信息:

rm: cannot remove 'target_dir': Is a directory

这是因为 rm 命令默认情况下只能删除文件,而不能删除目录。

正确的删除目录的方法

要删除目录及其所有内容,你需要使用递归选项:

rm -r target_dir

或者,如果你希望强制删除而不提示确认,可以使用:

rm -rf target_dir

删除空目录的方法

如果你只想删除一个空目录,可以使用 rmdir 命令:

rmdir target_dir

但是 rmdir 只能删除空目录,如果目录中有任何文件或子目录,rmdir 将无法删除该目录。

总结

  • 删除文件:可以直接使用 rm file_name
  • 删除目录:需要使用递归选项 rm -r directory_name
  • 删除空目录:可以使用 rmdir directory_name

通过正确使用这些命令,你可以有效地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删除操作。

【转载】理解inode

下文转自理解inode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ruanyifeng.com)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1年12月 4日

inode是一个重要概念,是理解Unix/Linux文件系统和硬盘储存的基础。

我觉得,理解inode,不仅有助于提高系统操作水平,还有助于体会Unix设计哲学,即如何把底层的复杂性抽象成一个简单概念,从而大大简化用户接口。

下面就是我的inode学习笔记,尽量保持简单。


理解inode

作者:阮一峰

img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stat example.txt

img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存在inode之中。至于为什么没有文件名,下文会有详细解释。

三、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硬盘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df -i

img

查看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命令:

  sudo dumpe2fs -h /dev/hda | grep "Inode size"

img

由于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有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在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四、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

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 -i example.txt

img

五、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命令只列出目录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名:

  ls /etc

img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ls -i /etc

img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就必须根据inode号码,访问inode节点,读取信息。ls -l命令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ls -l /etc

img

理解了上面这些知识,就能理解目录的权限。目录文件的读权限(r)和写权限(w),都是针对目录文件本身。由于目录文件内只有文件名和inode号码,所以如果只有读权限,只能获取文件名,无法获取其他信息,因为其他信息都储存在inode节点中,而读取inode节点内的信息需要目录文件的执行权限(x)。

六、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

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

  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img

运行上面这条命令以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

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

七、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ln -s命令可以创建软链接。

  ln -s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img

八、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1. 有时,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2.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第3点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完)

glob的匹配模式

回答来自claude-3.5-sonnet

q1:

请你详细介绍一下glob的匹配模式,并请你给出大量的常见例子,谢谢

a1:

glob 是一种用于匹配文件路径的模式语法,广泛应用于命令行界面和编程语言中。它允许使用通配符和其他特殊字符来灵活地匹配文件名和目录名。下面我会详细介绍 glob 的匹配模式,并给出大量常见例子。

glob 匹配模式的主要特点:

  1. 星号 (*): 匹配任意数量的字符(包括零个)
  2. 问号 (?): 匹配任意单个字符
  3. 方括号 ([...]): 匹配指定范围内的任意单个字符
  4. 花括号 ({...}): 匹配花括号中的任意一个模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 glob 模式示例:

  1. 基本匹配:

    • *.txt: 匹配所有 .txt 文件
    • file?.txt: 匹配 file1.txt, file2.txt, fileA.txt 等
    • document*: 匹配以 "document" 开头的所有文件
  2. 使用星号:

    • *.{jpg,png,gif}: 匹配所有 .jpg, .png, 和 .gif 文件
    • **/logs/*.log: 匹配任意目录下的 logs 子目录中的所有 .log 文件
    • src/**/*.js: 匹配 src 目录及其所有子目录中的 .js 文件
  3. 使用问号:

    • ?????.txt: 匹配恰好有 5 个字符的 .txt 文件
    • data?.csv: 匹配 data1.csv, dataA.csv 等
    • log_??_??.txt: 匹配如 log_01_23.txt, log_45_67.txt 等
  4. 使用方括号:

    • [abc]*.txt: 匹配以 a, b 或 c 开头的 .txt 文件
    • file[0-9].dat: 匹配 file0.dat 到 file9.dat
    • [!a-z]*.cfg: 匹配不以小写字母开头的 .cfg 文件
  5. 使用花括号:

    • {bin,lib,include}/*.h: 匹配 bin, lib 或 include 目录下的所有 .h 文件
    • file_{a,b,c}.txt: 匹配 file_a.txt, file_b.txt, file_c.txt
    • {project1,project2}/**/*.js: 匹配 project1 或 project2 及其子目录中的所有 .js 文件
  6. 组合使用:

    • [a-z]*[0-9].{jpg,png}: 匹配以小写字母开头,以数字结尾的 .jpg 或 .png 文件
    • data{-[0-9],[0-9][0-9]}.csv: 匹配如 data-1.csv, data-9.csv, data01.csv, data99.csv 等
    • log_{info,error,debug}*.{log,txt}: 匹配如 log_info.log, log_error1.txt, log_debug_20220101.log 等
  7. 目录匹配:

    • **/: 匹配所有目录和子目录
    • **/node_modules/: 匹配任意位置的 node_modules 目录
    • src/**/test/: 匹配 src 目录下任意位置的 test 目录
  8. 否定匹配:

    • !*.bak: 匹配除 .bak 文件以外的所有文件
    • *.py,!test_*.py: 匹配所有 .py 文件,但排除以 test_ 开头的文件
    • **/*.js,!**/node_modules/**: 匹配所有 .js 文件,但排除 node_modules 目录中的文件
  9. 固定字符匹配:

    • \*literal*: 匹配包含星号的文件名,如 *literal*.txt
    • prefix\?.txt: 匹配 prefix?.txt 文件,而不是 prefix 后接任意字符
    • file\[abc\].txt: 匹配 file[abc].txt,而不是 filea.txt, fileb.txt 或 filec.txt

这些例子涵盖了 glob 模式的大多数常见用法。在实际应用中,你可以根据需要组合这些模式来创建更复杂和精确的匹配规则。请注意,不同的编程语言和工具可能对 glob 模式有略微不同的实现,但基本原则是相似的。

最后修改:2024 年 08 月 07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